鄭伊雯
鄭伊雯,她首先稱自己是一位媽媽。曾經是舞者,也是編舞家,現在她認為自己是一位舞蹈 工作者,凡是與身體有關,不論是舞蹈或是創作,她都會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鄭伊雯在18 年時發起並創立了「人伊合作社」,其創團伊始便已設立與跨領域藝術家合作創作的企圖, 以及關注不同年齡層「人」的需要,並期待能以表演藝術介入社會等等的目標。艸雨田過去 的多數作品也相當關注社會現狀,聚焦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帶著觀點與觀察,透過舞作 或各種形式的表演來與觀眾對話,呈現所感知到的世界。因此,不難看出此次艸雨田舞團向 鄭伊雯提出合作邀約的用心,而此次製作《遺屋》,其作品本身的議題性以及對社會的關 懷,都與鄭伊雯自己在創作時的關心,相當契合。
「我發現其實這件事情,就在我們身邊,沒有離我們很遠。」 鄭伊雯一開始是從新聞知曉了「遺屋」,被遺留下來的房子。這讓她有非常多的觸動。關於 「孤獨死」,鄭伊雯感覺最令人難過還得算是裡頭「孤立」的感受。 她也意識到這些事情離自己很近,這並不是在思考他人的事,或是一件社會事件,而是確確 實實地與我們所有人有關。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樣態讓人人近乎勞動窮忙,到最後,每 個人都有可能走進老貧窮的狀態。善後的支出又遠比預防健康下滑來的高,於是承載這一切 的社會成本相應攀升,最終也是身處在這個社會裡的所有人要一起共同承擔。我們不僅可能 從外面走到裡面,即便身在外面也同時是身在裡面的。於是先能理解到這與我們的距離是如 此靠近得並非如我們想像中以為的遙遠陌生,鄭伊雯覺得要先能這樣,接著「同理才有可 能,要改變才有機會」。
「人會獨居,可能有自願與非自願的原因。」 伊雯這樣思考。如同此次團隊裡,就有舞者屬於獨居的狀態,或者可以說,在現代社會裡, 「獨居」其實是相當普遍的生活形態。所以看待這件事情,更核心的探問,或許在於人的 「孤立」。 「孤立」,是人與人之間疏離、冷漠等等的感覺。這是毋需透過言語,就能靠舞者透過身 體,在空間中傳遞給觀眾的訊息。鄭伊雯嘗試透過舞者的身體,不論是一個或是眾人,在空 間中,去尋找敘述並傳遞給觀眾的方式。希望透過這個作品,能影響到社會讓大家再多一份 關心與留意,在自己生活周遭的人身上。
透過這次的作品,鄭伊雯希望觀眾們從劇場離開時,都能帶走一些思考,一些省思。能再多 一點聯繫,跟家人,跟朋友,那些你想到無論是經常聯繫或是久違聯繫的人。讓彼此支持著 彼此,不再孤立。 艸雨田舞蹈劇場,《遺屋》。11月8號到10號在新竹縣文化局實驗劇場演出以及12月21號到 22號在台北萬座小劇場。購票請上Opentix售票網站,搜尋「艸雨田舞蹈劇場」、「遺屋」。 期待在劇場的相遇。